在威海城市上空,有一支由30架警用无人机组成的“空中交警”队伍,正融入城市交通管理的日常。
今年,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依托市公安局无人机共享机场,全面启用29处警用无人机机场,充分发挥无人机在快速巡航、宣传引导、交通流量监控及事故快速处置等方面机动灵活的特点,打造“空地一体化”警务模式,以科技力量为城市交通保驾护航。
民警依托低空警务指挥调度平台实时监测道路车流、停车状况。
30架警用无人机给道路交通装上“千里眼”
“前面有事故堵车,无人机喊话提前绕行,帮助疏导交通……”10月6日,市民于女士在开车途中,随手拍下了无人机空中“执勤”的一幕,并发布在社交平台上。一句“大威海厉害了”的感叹,道出了群众对科技赋能警务创新的认可。
这充满科技感的一幕背后,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依托低空警务指挥调度平台构建的“空地一体”智慧警务模式。今年6月,交管支队低空警务指挥调度平台全面启用,30架警用无人机为道路交通装上“千里眼”。
“屏幕上的这些点位,就是无人机机场。”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内,秩序大队辅警刁若琳轻点鼠标,分布于各区市的29个无人机警用机场便清晰呈现。日常巡逻中,通过远程操控,各机场无人机可迅速升空、自主巡航,并将实时画面传回指挥中心。
在环山路上,警用无人机沿着预设航线开启巡查,依托先进的定位与图像传输技术,实时路况在指挥中心大屏中一目了然。早晚交通高峰时段,无人机空中巡航的优势尤为明显。一旦发现因事故造成路段拥堵,刁若琳便会立即降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,并开启空中“喊话”模式,提醒其他车辆绕行,同时,立即通知附近民警前往处置。
这样的“空地一体化”警务模式,实现了传统警务从“平面巡逻”向“立体防控”的提档升级,无人机警情响应时间最短仅需3分钟,极大地提升了出警效率,为及时处置各类交通状况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指挥中心。
“视频巡+空中巡”为交通安全上“双保险”
“刘公岛景区停车场已满,请右转行驶至金线顶公园停车场。”国庆中秋假期期间,刘公岛景区车流如潮,警用无人机的“空中巡查”及“隔空喊话”,为外地游客停车指明了方向。这也是交管支队“空地一体”智慧警务模式在保障景区交通秩序上的生动缩影。
为应对国庆中秋假期旅游高峰,交管支队在刘公岛等热门景区周边增派地面执勤力量的同时,充分释放警用无人机空中优势,实时监测道路车流、停车状况,与地面警力密切配合,精准开展停车引导、交通疏导。假期期间,“空中交警”在全市旅游景区、商圈及重点路段执行任务270余次,在引导停车、宣传引导及轻微事故快速处置方面,成为地面警力的有力补充。
“科技赋能,让交通管理更智慧、更高效。”交管支队民警姚超介绍,无人机在事故处置中展现出独特优势,假期期间,环山路上一车辆突发故障,无人机巡航发现后立即锁定现场,后台民警迅速指导车主设置警示标志,并调度附近警力快速到场处置,全程仅用几分钟。“无人机可先期处置,既能快速响应,又能避免二次事故风险,为道路交通安全加上‘双重保险’。”姚超说。
从交通管理到文明劝导,“空中交警”的职能在不断拓展。今年暑期旅游旺季,在火炬八街、大相框、猫头山等网红打卡地,无人机化身“空中劝导员”,与地面警力默契联动,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实时喊话纠正,有效规范了景点周边道路秩序。非接触式执法模式,既提升了管理效率,又彰显了执法温度。
在重大活动交通保障方面,“空中交警”表现同样亮眼。今年,“青春归位”演唱会、“铁三”赛事、“鲁超”赛事等重大活动在我市接连举办,无人机与地面警力联动疏导交通,以科技硬实力为活动圆满举办筑牢交通防线。
“空中巡”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
从景区到商圈,从日常管理到重大保障,“无人机+”警务以其机动灵活、全景覆盖、实时高效的优势,与地面警力深度融合、协同作战,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筑起坚实屏障,也为智慧交管建设写下生动注脚。
“向空中借力,发挥警用无人机优势,构建立体警务布局,最大限度提升出警速度,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。”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。随着“无人机+”多元警务的持续深化,交管支队在科技强警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。
今年,在市公安局低空警务指挥调度平台的有力支撑下,交管支队以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,在“视频巡”基础上叠加“空中巡”,全面开启“无人机+”多元警务探索。如今,在人流、车流密集区域,闪烁的警灯与无人机巡航的轨迹交织成网,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一道风景。
“警用无人机作为空中力量,以其机动灵活、实时高效、全景覆盖等显著优势,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”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强调。
目前,无人机空中巡查已实现中心城区道路全覆盖,如同“天眼”俯瞰全局,有效突破地面管理的物理局限,与地面警力形成立体协同、高效联动的智慧交通管控体系。无论是拥堵路段的快速疏导、事故现场的精准定位,还是宣传引导的实时“喊话”,无人机都展现出卓越效能,为交管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。
交管支队将持续深化“无人机+”警务应用,将无人机深度融入交通态势感知、违法查处、事故处置等核心实战场景,打造低空防护安全网,努力实现“秒级响应、分钟到场、精准处置”的目标,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构筑起“空地协同、人机联动”的立体防线。(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李林/文 杨正/图)